您现在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外事理论研讨 | | 正文
 
东亚逐鹿三国志—中,美,日(二)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5/23 阅读:2835次 【字体:

东亚逐鹿三国志—中,美,日(二)

叶其增      交流电话13506203648
 
日本对待中美两个大国的态度策略和它形成的历史轨迹
我们观察中美日三国关系和历史,会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从地缘位置上看,日本处于中美两个大国的当中。近100年来,日本对左右两个大国始终是一疏一亲。当它同左面那个国家搞在一起的时候,对右面那个国家一定会充满进攻性,反之亦然。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吞并了中国东北,又占领了中国东部的精华部分,它自以为中国已经被它搞定,于是便发动了珍珠港事变,对美国宣战;战后,它同美国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地参与美国封锁中国的敌对行动;80年代开始,中日友好关系发展到高峰,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这时,日美关系却陷入低谷,美国把日本作为经济敌手,通过广场协议,强迫日元升值,遏阻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国内一时臭美和仇美思潮上升;进入21世纪后,经过中国领导人的破冰之旅等不懈努力,中日关系恢复有了起色,于是,日本就在冲绳美国驻军和普天间机场问题上同美国讨价还价,互相下不了台;而一旦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掀起波澜,美国又趁虚而入,日本国内的情绪又迅速倒向美国,寄希望于借美制华。
 
我认为,日本的这种一旦同一个国家走得较近,就对另一个国家疏远甚至敌对的倾向其实对日本的本国利益是不利的。但由于受到日本固有的文化思维的限制,这种思维倾向对本民族和他国利益的损害日本人自己往往看不到。(关于这一点,限于篇幅,不在此叙述,可参考笔者关于日本的其他论述)。
 
假使完全从日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考虑,日本对待中美两个大国应该采取如下策略。即既同美国这个既成的超级大国保持传统的合作互动,又同中国这个崛起的邻居保持不断的友好交往,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保持平衡,左右逢源。在美国遏制中国和中国不断反制美国遏制的过程中,造成两国都需要日本的局面,从而使日本获得战略利益的最大化。
 
可惜日本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它受到自己历史文化演变进化的局限。日本在公元600年开始的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794)和平安时代(794-1185)的前后600年中,由于大力引进中国的汉唐文化,逐步确立了儒教为中心的思想体系,此时中日交流频繁,关系密切,日本从原始的陶罐时代一下进步到比较先进的文明时代(曾派出遣隋使,遣唐使20,000多人来华学习)。但从1185年(南宋淳熙年)进入镰仓时代开始,日本同中国和亚洲大陆的交流学习停止,逐步进入了封闭的军阀割据时代。在镰仓时代(1185-1333),室町时代(1392-1573),战国时代(1573-1603)约400年里,日本演变成了一个独特而又封闭的武士社会,其特点是将军大名割据一方,互相残杀,争夺地盘,其中利用有利于自己的第三方力量,打击另一方的敌对力量,往往是将军大名的策略,而当曾经对自己有用的力量一旦成为对自己的威胁时,又会利用其他力量对其围剿。而所有这些战略力量利用的目的就是让本武士集团出头,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因此日本的文化里只有在乱世群雄争斗中击败对手成全自己的传统,而缺乏在复杂纷繁的环境里纵横捭阖,左右逢源的遗传。
 
看一下同处东北亚的韩国吧,历史上朝鲜半岛的政治家一直在中国,蒙古各部落和日本之间周旋,这培养了韩国国家战略思维的灵活性。韩国的国旗是太极旗,中间那条线是弯曲的,代表着变化和运动。而日本国旗是一个太阳,太阳按时升起和落下,它的运动是直线的,代表着规律和固定。如今的韩国在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和北朝鲜之间穿梭游弋,游刃有余,显示了韩式外交的智慧。相比之下,日本的国家战略思维显得僵硬死板,而民间的为人处世又那么宽容友善。为什么呢?这可能同日本600多年中形成的武家文化的遗传有关。武士集团内部的相处是极其友善温柔的,而武士集团之间的争斗是残酷无情,你死我活的。
 
日本的传统战略思维是进攻性的,而非防守型的。二战后,只是在对战争严重后果进行反思和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的国民满足感的基础上,才导致了和平主义抬头。而当下,整个日本社会又出现了右倾化倾向,值得警惕。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苏州市外事学会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案17045267号  联系电话:0512—67956692
网站维护:苏州市外事学会    电子信箱:wsxh@wb.suzhou.gov.cn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天薇巷1号广电2号楼7楼